三分石


  距家40公里处有一九嶷山林场,风景秀美。相传很久很久以前,有三个仙女在天宫玩闷了,悄悄下凡来,正值夏日,树荫葱郁,鸟语花香,三个仙女被满目的美景吸引住了,欢歌笑语,嘻戏在青山绿水中,不觉耽误了时辰,被玉帝罚为婆婆峰上三尊石柱,三个仙女痛苦零涕,眼泪化为三眼泉水。三股泉水从高高的石柱上喷涌而也成了当地的一大奇观。

  仲夏的一天,约了几个朋友,踏上了“三分石”的旅途。

  早上六点,匆匆地吃了早餐,带上些简单的干粮,同行五人,乘坐着第一趟开往九嶷山的公车向东而行。九嶷山前年已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,平坦的公路两旁,绿树成荫,清晨里,车窗外,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画面目不暇接,起伏的松林,大片的水田,薄雾缭绕的山峰。车子开到舜帝庙门口,停下来了,前面是未修筑的山路,车子不能进去,须步行四五个钟头才能到三分石。

  沿着曲折的小溪,走进了这座原始次森林,几声清脆的鸟叫迎接着我们的到来,清新的空气,带露的野花,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树木,或大或小,或高或矮,或弯或直,都无拘无束地长得生机勃勃,郁郁葱葱。大伙们一路听林中的鸟儿欢歌,溪流潺潺,看山中树根盘缠,林木丛错。你看这就有一棵长在岩石之上,高4余丈,径粗叶茂,宛如一武士高傲地立在哨所之上,约有二三米长的无数的根,交叉盘错地绕缠着岩石,有的沿着粗糙的岩面伸到下面的土地,有的顺着岩缝长到岩石中去了,远远的向一只雄鹰,孤傲地立中山峰上,准备搏击长空。虽然盘根于岩石,却长得苍劲茂盛,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,生命之不朽!突然有人叫到:快看那山峰!我们抬头齐看:哇,果然雄壮奇特。在一块平夷的田野中,一座山峰平地突起,向东的一面,悬如刀削,峰顶上长出几棵耸天大树,都是千姿百态,婀娜优美。有朋友说:这就是试剑峰。相传舜帝斩蛟龙之时,路经此地,抽剑一试,这山峰应声而断,另一半已不知去向。这位朋友说:九嶷有九峰一岩,这只是其中一峰,其它各峰形态各一,并且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。

  到了路了尽头,须要淌过一条溪往另一山边走,解下鞋子,卷起裤管,赤脚踏进这清澈见底的小溪,忽见上游三四米处,一片大大小小的岩石立于溪中,溪水或沿着石缝流淌下来,形成一处处小瀑布;或从石底涌冒出来,冲出一串串珍珠般的水泡,我不禁叹到: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呢。上午十点,大家终于走不动了,一个个汗流浃背,于是在溪边选了一块大平石小憩,吃些从家里带来的糕点,喝上一口山中的清泉,浑身的疲倦消除了一大半,看见溪中的小石头形状不一,有带着黑点的麻婆石,带着红黄蓝丝般的五彩石,也有纯白的白玉石,静静地沉立在溪中,阳光照射下来,整条溪流像一个装满宝石的聚宝盆,小石子静静地伴着缓缓而流的溪水,它们在听我们说笑呢?我忍不住拾了几颗放进我的旅行袋里。

   越往前走,山路越陡,其实前面并无路了,只隐约可辨出曾有人走过的痕迹,有时须拉住一条垂下来的青藤或竹枝向上攀登,稍不慎就会滚落下去。有朋友说:不太远了。我的双腿已有些颤抖,刚才我们还是在欢叹那险峻的悬崖,现在我们已全身贴在崖面上了。几个胆大的竟唱起了歌来,歌声在峡谷里回荡着,仿若有几百人在应声高唱着,我仿佛感觉我们爬贴着的悬崖在迎面倒扑下来,吓着出了一背冷汗。四周里竹林丛生,毛主席笔下:斑竹一枝千滴泪,红霞万朵百重衣。写的便是这满山的斑竹了。传说中:舜帝斩杀了蛟龙后,终因劳累,昏死过去了,葬在九嶷山下,她的两个妃子,一个是玉娥,一个玉英,沿着山坡寻找丈夫,泪水溅洒在山野。这满山的竹林便是见证。

  好不容易,爬到一处略显开阔的小平台,光滑的平台嵌在半山腰,像一个天然的舞台,一条条青藤绕着石块边上,像镶上了一道花边。一旁几朵美丽的小花,迎风摇曳着。眼前是一片茫茫的林海,虽然太阳早已升起,浓雾还是没有散去,一团团的浓雾填充在山峰与山峰之间,只露出一点点山尖,有如伸入了云霄。这又是九嶷山一景:九嶷山云海。我也仿佛立在九霄云上,倘若太阳爬山云端,金灿灿的阳光照射着群山,更是好看!

  攀越间,忽然听见轰鸣的水声,同行的人说一会就可看见三分石了。我们浑身的疲倦被他的话一下赶跑了,一股劲从脚底升起,继续攀爬。突然,透过树枝,眼前一亮:三根石柱冲天而立,三眼流水仿佛从天而降,令我不由呤起李白的诗句:黄河之水天上来。难怪有人说:高山有好水。此话不假。巨大的水流从对面三四十米高的悬崖顶上沿着石壁一泻而下,在石壁的半腰处有一块突起的岩石,水流落在岩石上溅起四散的水珠,正午的阳光照射着水珠,给一个个小水珠抹上了五彩的颜色,变成了无数从天而落的花瓣,飘飘扬扬地落入谷底的深潭。一只蝴蝶在水流边翩翩起舞,在岩壁边生长着许多鲜花,让散落下来的水花显得娇艳亮丽,想着美丽的传说,我建议:我们应该给她一个名字,就叫:仙女撒花吧!“对,就叫仙女散花。”我们仿佛看见三个美貌的仙女轻歌起舞,撒下满天的鲜花。

  望着这绝美的景色,我对自己说:奇山异水总是藏于偏静而人迹罕之处,不经过一番艰辛,又怎能找寻得到呢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月19日于宁远